扫一扫,慧博手机终端下载!
位置:首页 >> 宏观经济

研究报告:光大证券-中美经贸联合声明简评:看到了希望-180520

股票名称: 股票代码: 分享时间:2018-05-21 10:21:28
研报栏目: 宏观经济 研报类型: (PDF) 研报作者: 张文朗
研报出处: 光大证券 研报页数: 5 页 推荐评级:
研报大小: 751 KB 分享者: ana****nda 我要报错
如需数据加工服务,数据接口服务,请联系客服电话: 400-806-1866

【研究报告内容摘要】

        近日中美两国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,达成实质性缩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、中国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和能源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、保持高层沟通等多项共识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【慧博投研资讯】进口的步伐和力度高于之前的预期,我国相关农产品可能因竞争加剧而短期受到影响,下游养殖业或受益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(慧博投研资讯)中国还可能在其他方面扩大从美国的进口,但目前尚未形成共识。从美国的比较优势来看,除了农产品和能源,美国在飞机、半导体、化工、汽车、医药等商品领域、以及旅游、金融、特许专利权等服务领域具有出口优势。贸易冲突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,但在“李斯特”主义的影响下,对于特朗普政府也不宜过度乐观。关注相关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,特别是金融周期转向、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,开放创新就是机遇。
        中美两国于5  月19  日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。对此我们点评如下:
        双方达成了哪些共识?对市场有何影响?第一、双方同意,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,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,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。之前彭博新闻称,美国提出了2018年削减对华逆差2000  亿美元的诉求,但就此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不大。2017年美国总出口2.3  万亿美元,贸易逆差约5000  亿美元,其中对华逆差约3700亿美元,想在短期内削减2000  亿的逆差并不现实。根据声明的表述,中国还将大量增加农产品和能源的进口,这意味着进口的步伐和力度将高于之前的预期。增加美国农产品有利于我国下游养殖业,虽然某些农产品可能因竞争加剧而短期受到影响。
        第二、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,同意为为上述领域达成共识创造有利条件。这表明在农业和能源以外,中国还可能在其他方面扩大从美国的进口,但目前尚未形成共识。从美国的比较优势来看,除了农产品和能源,美国在飞机、半导体、化工、汽车、医药等商品领域、以及旅游、金融、特许专利权等服务领域具有出口优势,未来中国或将在这些方面增加自美国的进口(图1)。
        第三、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,同意加强合作。中方将推进包括《专利法》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。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,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。这一点比较符合市场预期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的讲话中就已作出承诺,将重组知识产权局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、降低外资准入门槛。对美国而言,汽车制造(尤其是新能源车)、金融机构(比如券商、保险)或将从中受益,专利和技术转让也将为美国创造更多收入。数据显示,  2017  年中国向海外支付的技术转移费用高达290  亿美元(图2),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四,仅次于爱尔兰、荷兰、美国。此外,双方在投资方面的讨论值得关注,若能达成进一步的共识,也将减小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所面临的风险。
        第四,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,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。这一点有助于缓解市场的紧张情绪。4  月初,美国曾提出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500  亿美元的关税,中国也列出了对等金额的关税清单,贸易战一触即发。但如果双方高层能保持沟通,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,则征收关税的概率将会下降,对两国的出口型企业都将是利好。
        中美经贸争端是否就此结束?不宜过度乐观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中美两国经贸争端背后蕴藏着许多结构性问题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。其实,  储蓄和消费的行为才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。想要消除这些因素,必须依靠各自国家的结构性改革和双方共同地、持续地努力。我们在早前的贸易冲突点评中就指出,特朗普贸易战思维并非心血来潮,而是"李斯特"主义抬头。简而言之,"李斯特"主义强调自己比别人强的情况下,力争对方开放,以便自己占领对方市场,而自己相对变弱的领域就实行保护主义。根据李斯特主义,特朗普的"心病"在于中国高端制造业,再加上美国中期选举在即,不排除特朗普未来还会出新的花招以争取选票。
        关注相关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。今年初以来,我国明显加快了开放的步伐,在扩大进口、降低关税、放宽准入、吸引人才、鼓励创新方面的政策加速落地。这些政策选择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必然要求。人口红利消失、金融周期转向,未来经济增长的动能将来自于以新经济为代表的创新和科技,这些正是机会所在。  

推荐给朋友:
我要上传
用户已上传 11,410,411 份投研文档
云文档管理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
客服电话:400-806-1866     客服QQ:1223022    客服Email:hbzixun@126.com
Copyright@2002-2024 Microbell.com 备案序号:冀ICP备13013820号-2   冀公网安备:13060202000665
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,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,请联系我们,谢谢!
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06-1866 举报邮箱:hbzixun@126.com